2019/9/20
序号 | 参数及项目 | 涉及标准 |
1 |
截止波长 |
GB/T15972.44—2008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4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 方法和试验程序—截止波长 |
2 |
模场直径 |
GB/T15972.45—2008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5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 方法和试验程序—模场直径 |
3 |
纤芯直径 |
GB/T15972.20—2008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20部分:尺寸参数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光纤几何参数 |
4 |
包层直径 |
GB/T15972.20—2008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20部分:尺寸参数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光纤几何参数 |
5 |
包层不圆度 |
GB/T15972.20—2008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20部分:尺寸参数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光纤几何参数 |
6 |
纤芯/包层同心度 |
GB/T15972.20—2008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20部分:尺寸参数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光纤几何参数 |
7 |
光纤折射率分布 |
GB/T15972.20—2008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20部分:尺寸参数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光纤几何参数 |
8 |
光纤衰减系数 |
GB/T15972.40—2008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0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 方法和试验程序—衰减 |
9 |
光纤谱衰减 |
GB/T15972.40—2008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0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 方法和试验程序—衰减 |
10 |
光纤宏弯损耗 |
GB/T15972.47—2008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7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 方法和试验程序—宏弯损耗 |
11 |
光纤衰减点不连续性 |
GB/T15972.40—2008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0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 方法和试验程序—衰减 |
12 |
光纤衰减波长特性 |
GB/T15972.40—2008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0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 方法和试验程序—衰减 |
13 |
色散 |
GB/T15972.42—2008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2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 方法和试验程序—波长色散 |
14 |
带宽 |
GB/T15972.41—2008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1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 方法和试验程序—带宽 |
15 |
数值孔径 |
GB/T15972.43—2008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3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 方法和试验程序—数值孔径 |
16 |
光透射性能变化 |
GB/T15972.46—2008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6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透光率变化 |
17 |
光互连器件无源器件插入损耗 |
YD/T1117—2001全光纤型分支器件技术条件
YD/T1272.1—2003光纤活动连接器第1部分:LC型 YD/T1272.2—2005光纤活动连接器第2部分:MT—RJ型 YD/T1272.3—2005光纤活动连接器第3部分:SC型 YD/T1272.4—2007光纤活动连接器第4部分:FC型 YD/T1200—2002 MU型光纤活动连接器技术条件 YD/T893—1997光纤耦合器技术条件 YD/T778—2006光纤配线架 YD/T988—2007通信光缆交接 IEC60874-1999 Connectors for optical fibres and Cables—part 14-9 IEC60874-1997 Connectors for optical fibres and Cables—part 14-7 IEC60874-1997 Connectors for optical fibres and Cables—part 14-6 IEC60874-1997 Connectors for optical fibres and Cables—part 14-5 IEC60874-1999 Connectors for optical fibres and Cable—part 14-10
IEC60874-1997 Connectors for optical fibres and Cables—part 14-2
IEC60874-2007 Connectors for optical fibres and Cables—part 19-1 |
18 |
光互连器件无源器件回波损耗 |
YD/T1117—2001全光纤型分支器件技术条件
YD/T1272.1—2003光纤活动连接器第1部分:LC型 YD/T1272.2—2005光纤活动连接器第2部分:MT—RJ型 YD/T1272.3—2005光纤活动连接器第3部分:SC型 YD/T1272.4—2007光纤活动连接器第4部分:FC型 YD/T1200—2002 MU型光纤活动连接器技术条件 IEC 61754-6-1-2003 Fibre optic connector interfaces-Part 1:Type MU connector family
IEC 61754-20-2002 Fibre optic connector interfaces-Part 20:Type LC connector family
IEC 61754-5-2003 Fibre optic connector interfaces-Part 5:TypeMT connector family
IEC 61754-4-1-2003 Fibre optic connector interfaces-Part 4:TypeSC connector family YD/T893—1997光纤耦合器技术条件 YD/T778—2006光纤配线架 YD/T988—2007通信光缆交接 |
19 |
光纤耦合器方向性 |
YD/T1117—2001全光纤型分支器件技术条件 |
20 |
光纤耦合器分光比 |
YD/T1117—2001全光纤型分支器件技术条件 |
21 |
光纤耦合器附加损耗 |
YD/T1117—2001全光纤型分支器件技术条件 |
22 |
波分复用器波长(远端)隔离度 |
YD/T964—1998 1310/1550nm波分复用器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
23 |
波分复用器近端隔离度 |
YD/T964—1998 1310/1550nm波分复用器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
24 |
工作带宽 |
YD/T1117—2001全光纤型分支器件技术条件 |
25 |
偏振模色散 |
GB/T18900—2002单模光纤偏振模色散试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