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大多数光电线缆的绝缘和护套材料(包括部分屏蔽材料)都采用高分子有机材料。如大家常见的聚氯乙烯、聚乙烯、聚氨酯等等,在使用这些线缆的场合,如狭小的船舱、飞机、客车及各类风格的建筑物内,人们为了视觉上的享受尽可能的把成束的不同用途的线缆设计安装在拥挤不堪的走线槽内,一旦碰到火源引起燃烧,这些高分子聚合材料在有限的空间内会释放出大量的并带有毒性的烟雾。据全国消防总局不完全统计分析,每年全国发生的数万起火灾中,真正被火烧烤至死的人占了极少部分,绝大多数是被燃烧物释放出来的浓烟(且带有某些毒性)窒息而死。
因此采用一种在特定条件的空间,特定的燃烧条件下,用固定的光源通过对光电线缆上绝缘和护套燃烧时释放出来的烟雾透光率吸收的测量比较,是评价不同结构的光电线缆或判断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的手段,其目的是使线缆行业的制造者选用优质的低烟无卤材料,促进我国塑料行业、线缆行业的更好发展。
烟密度定义为物体在固定的空间遇火源燃烧时产生的烟雾浓度,单位为g/cm3。电缆或光缆在特定条件下燃烧的烟密度测量标准为GB/T17651.1-17651.2-1998,等同于IEC 610341.1-61034.2.1997。
烟密度测量规定在一个固定的试验空间,其内部为3000±20 mm3的立方体。光测装置的安装位置、挡风板的安放角度、样品及燃烧源的置放高度及风源的方向、光源及功率的调整、光接收器的光谱响应和接收灵敏度的调整以及对标准火源的配置、空白试验的必要性、样品试验的步骤在标准中都逐一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1. 试样应由小心校直的一根或多根1±0.05 m长的光电线缆组成,然后在23±5 ℃条件下至少处理16 h。
2. 试样根数根据试样直径来确定:
D>40 mm,n=1;
20≤D≤40 mm,n=2;
10≤D≤20 mm,n=3;
5≤D≤10 mm,n=45/D;
2≤D≤5 mm, n=45/3D (n:根数确定采取四舍五入整数法)
3. 多根试样的捆扎采取绞合的方法并用0.5 mm金属线,间距100 mm将其捆扎在一起,同时在距二端300 mm处用金属线将绞合好的试样固定在支架上,试样轴中心点与长方形燃烧盘的中心点保持上下一致。
4. 按标准规定位置尺寸摆放好挡风板和小风扇的位置。
5. 在光源稳定的基础上调整光发和光收,使接收光时的光透过率为100 %临界点,完全遮挡光接收窗,调节示值表上光接收器的光透光率为0.00 %临界点。
6. 小心地将混合好的标准火源—酒精倒入燃烧盘内,开动小风扇使空气流通并点燃酒精,所有工作人员迅速离开燃烧室后关上门,注意观察透光率的变化。
7. 火源熄灭5 min或试验时间达到40 min时,透光率不再减小则可结束试验。试验期间最小透光率即为烟密度。